論圍棋對人生境界的自我提升
圍棋在信息化時代被樹立了人類智能領域至高無上的王者形象,小小棋枰之中既顯科學競技,又得審美欣賞,更寄托了中國道家哲學的不可承受之輕,集哲學、科學、藝術于一身,真正實現了海德格爾所說“詩意的棲居”。真正的圍棋絕非僅是游戲和競技,它實質上是對人生境界的自我提升,即人的精神家園的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圍棋以自己超越性的生命活動幫助關注于它的體道、悟道、得道者實現人生的自我超越,實現人生境界的自我提升。
但谷歌阿爾法圍棋約戰李世石并兵不血刃戰而勝之,對圍棋的境界定位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圍棋已不是最科學,圍棋的地基被撼動。阿爾法GO擊敗李世石后,圍棋的高大上形象失色不少,圍棋再也不被毫無疑義的置于人類智力象牙塔的頂端,那個種滿鮮花的頂樓花園如今已是屬于人工智能。早在20年前人工智能就打敗了國際象棋、中國象棋,為了打敗圍棋人工智能研究了20年,已經夠給圍棋面子了。可在理性至上的當代,圍棋從智能頂層抽身而退,那圍棋的文化層次、文化地位,頓時成了一個亟須解決的問題。
問題一,圍棋高于日常生活還有多大意義?普羅大眾關心的是人工智能可以打敗麻將嗎,可以打敗馬路殺手女司機嗎,可以打敗股票嗎,那該拯救多少水深火熱的賭民、路民和股民啊。打敗圍棋,似乎離日常生活太遠。事實上谷歌也只需要打敗圍棋頂尖高手這一名號,連繼續挑戰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都無多大興趣,日常生活的商機才是最重要的。
問題二,圍棋還是美學嗎?阿爾法圍棋打敗了人類,人類在智能層面大敗退。但人類囧囧有此,我們人類不在乎輸贏,要的是美學,輸得慘烈,贏得漂亮,你狗狗不懂愛。有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如果是人工智能,清明節下雨又如何,獨自一機又如何,我狗并不會感到孤單。可人就受不了了,獨自異鄉啊,寂寞孤單啊,作為一個寂寞中的獨體,人是倍感凄涼的。阿爾法聞言哈哈,借問酒家何處有,來一斤酒二斤牛肉吧,它關心的只是,那東西不會短路吧。美學、藝術,是否只是人類作為一個缺陷體的遮掩罷了?當目睹“狗圣”毫無美感、毫無風險、毫無聲色地擊敗李世石后,人類的審美優越感一下子喪失了。
問題三,道還可道嗎?仰觀俯察,參贊化育,六合圍棋通過小小棋枰形象化演繹道法。中國古代的超一流政治家,如堯、王安石、曾國藩、毛澤東,都對圍棋有深刻領會,特別是毛澤東,他的論持久戰、革命根據地等論述,都與圍棋戰略深深契合。我們之所以說吳清源是真正的棋圣,是他在晚年與道家哲學的深深契合。當代圍棋離審美和哲思越來越遠,是典型的唯勝負論。當每一個棋手都被狗圣甩開一條街的時候,我們和開掛了的日本圍棋又有何區別,還不是50步笑一百步,其實恐怕中韓棋手也擋不住狗圣的50步!中韓棋手是否要回到日本的貴族圍棋,拋開勝負,真正思考圍棋的哲理意義?日本圍棋是否才是真正的后現代圍棋?當野蠻的工業把圍棋變成冷冰冰的鋼筋森林時,韓國流、中國流是否只是蠻族一再入侵中國古代漢族文明的棋盤化悲劇?
圍棋亟需回到本質,即圍棋是人類境界之學。馮友蘭先生曾把人類境界從低到高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種,圍棋也需要發揮它的最大功能,即助于實現人生境界的提升。
一、圍棋的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即人作為超越自然的存在而自覺地使用自然界滿足自己生存的需要。表現在棋盤上就是你與圍棋相遇了,相視一笑,嬉戲玩耍,直到天色已晚,方才分手歸家,但也不去問問它的名和姓。嬉戲是動物的本能,小動物和小伙伴的嬉戲,純真自然,嬉戲就是一切,嬉戲高于一切。在這種嬉戲中,它毫不費力地習得了生存本能和與同類溝通技巧。人類由于先天的未定性,需要專門的教育來傳承文化,但在道家眼里,教育一定程度上以功利性遮掩了游戲性。當我們來到圍棋培訓機構時,會發現孩子們最大的歡樂往往并不在課堂之上,而是在課間的游戲之時,游戲=圍棋,孩子們是圍棋自然境界的最佳詮釋者。對于不想走、走不了專業圍棋乃至職業圍棋的業余愛好者來說,愛好才是最重要的,愛好才是最高貴的,愛一個人、物,并不在于他給了你多少,你獲得了多少。
研究圍棋受眾,你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往往贊助比賽的圍棋企業家人文綜合素質較高,他們實際上并不通過圍棋賺錢,只是為了印證、宣揚圍棋的舉重若輕。佛祖拈花而笑,棋者當拈子而笑,詳和、寧靜、安閑、美妙,純凈無染、淡然豁達、無欲無貪、無拘無束、坦然自得、不著形跡、超脫一切,大概就是道家所說的無為無不為吧。
二、圍棋的功利境界
功利境界即意識到人的主體地位而追求個人目標的實現。表現在棋盤上就是圍棋也能賺錢了,圍棋也能有不菲的收入,體面的地位,較高的榮譽。后擂臺賽時代,圍棋從東亞全民族整體素質的比拼義無反顧地迅速轉型,一個猛子扎入金錢的深水之中,這確實有些讓人始料未及。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圍棋較多的保存了圍棋的貴族本色,迅速在國際比賽中沒落。韓國由于受眾和經濟總量偏少,也漸漸被中國趕上并超過。
功利圍棋的大行棋道,其實和快餐圍棋、直播圍棋、主場圍棋、旅行圍棋、賓館圍棋有很大關系。它冷冰冰地把日本圍棋的尊老文化一腳踢開,把厚勢圍棋、轉換圍棋這種高級圍棋拒于千里之外,它在不斷羅列一個個新科冠軍頭銜的同時讓人悵然若有所失。
從圍棋人才培養模式最能看出圍棋的功利性。
先是內弟子制。這種精英培養模式利于圍棋文化的延續,但成才周期太長。關鍵還需要師母的默默犧牲,吳清源、藤澤秀行、木谷實等圍棋教育家桃李滿天下的背后,其實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師母。這在現代社會是不可思議的,中國棋手陳祖德、聶衛平、馬曉春、劉小光等在婚姻上的挫折便印證了這一點。
繼而是國家隊模式。屬于國家的內弟子制,它最大問題是內在動力不夠,容易外行領導內行,當國家把圍棋的定位下調時,更有陷入非奧運項目的危險。韓流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肆虐之時,其實是中國圍棋在為擂臺賽買單,因為當時社會的關注重點是奧運會,圍棋只是一個非奧運項目而已。
再是當今盛行的圍棋道場制。先是聶道場、馬道場,再是葛道場,其實離道越來越遠,越來越軍事化。聶、馬的棋手本色,使他們不肯以軍事化手段來訓練學生,因為一流的棋手總是認為圍棋是創造性的、感悟性的。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聶衛平指導年少的陳耀燁,大局觀一流的聶老并不能說服剛出茅廬的地溝流,陳耀燁并不以為然,引得聶老大怒。現代圍棋已不再信仰聶、馬那樣的大氣、妖氣,而是冷冰冰的鋼筋圍棋、電梯圍棋。這個例子恰恰說明了聶衛平對功利圍棋的鄙視和超越。圍棋道場這種培養模式雖然成材率高,但缺乏個性化,而且存在人性上的缺失。孩子七八歲就要背井離鄉,生活在煩、累、畏之中,而且父母在經濟上負擔較重,有的父母甚至還要辭去公職陪讀。
我看到一個故事,說范廷鈺,中國最年輕的世界冠軍,當他入段后,父親說我已無力再負擔了,你去下下指導棋吧。看到這一幕,我不由唏噓不已,我們或許會為范廷鈺和他的父親的勵志故事而感動,可是范廷鈺還會有多少動力在悟道之路上行走多遠?中國的天才棋手周睿羊,為何對韓國一流棋手拼勁不足,被譽為中國的韓國棋手?中國棋手普遍存在患得患失的弱點,遇強不弱,遇弱不強,很可能和這種急功近利的培養模式有關。而古力在他父親不幸去世后,棋藝反而大進,在境界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這都說明功夫在棋外,棋外,即高深的境界也。
目前最值得關注的是杭州棋院圍棋學校培養模式。它更加注重圍棋的綜合素質培養,融匯了內弟子制的溫情,國家隊制的榮光,道場制的科學,是圍棋超越功利境界的極其有效的嘗試。
三、圍棋的道德境界
即自覺到人作為類而存在,并努力使“我”融匯于“大我之中”。
圍棋是最高級的仿生學,與其他仿生學不同,圍棋模仿的是人性。人作為動物界的一個特殊物種,既有與動物一樣的自然屬性,又有不同于動物的特殊屬性,特別是道德屬性。動物屬性與非動物屬性,獸性與神性,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人性。圍棋的死活和圍空分別對應人的動物屬性與道德屬性。圍棋是高級的人類仿生,對人類歷史的發展具有前瞻性、指導性意義。
不同的人性觀指向不同的發展模式,而對人性的不正確認知導致歷史的殘缺和不完美:或者是要人變為神,如中世紀的歐洲,文化大革命,最極端是美國的顏色革命、亞洲再平衡——要每個人都變為神,以形而上的發展權取消形而下的人的生存權;或者是要人變為兩腳動物,如當今的貪圖物欲,拜金主義。
(一)圍棋與人性的同構
圍棋既有獸性:棋猴的傳說,觀看仙人對弈,天下無敵,卻因貪戀放在棋盤上的桃子而落敗被殺。圍棋規則中的死活便是對獸性的模擬。氣、眼、目、吃子等圍棋術語,無不是對人類器官鼻子、眼睛、嘴巴的仿生。
圍棋也有神性:爛柯的傳說,觀看仙人對弈而忘卻人間名利,但仍要回歸人世,理性雖偉大仍無法解脫生死。圍棋規則中的圍空定勝負便是對神性的模擬,對獸性的超越。棋子為有,棋子之間的空間為無,有無相生,真無妙有,其實質是中國文化儒道相濟的形象體現。
(二)圍棋對人性的改良
1、圍棋對人性改良的歷史意義。
中國象棋、國際象棋規則決定諸子為帥、后一子而活著,本身無生存意義,是血緣文化下的思維方式,顯示個體在中央集權限制下的枯滯、呆板,沒有反映人類的神性。圍棋規定任何子都有生存的權力,是對血緣文化的揚棄,標志人類從血緣文化到地緣文化的巨大超越。圍棋承認人的社會屬性,單個棋子不具任何意義,不搞人頭制。但圍棋又對中央集權做出了必要的限制,兩眼即可活棋,確保弱小社會、民族等共同體的活力。
2、圍棋對人性改良的具體手筋
A、兩眼可活棋,確保每個棋子都有生存權。指示人類不能以理性取代乃至抹滅動物屬性。
B、圍空要以不能被對手打入并活棋為前提,要處理好眼空、實空與虛空的關系。指示人類要以動物屬性為基礎實現理性的超越性、創造性發展。
C、從金角到銀邊到草肚皮再到一、二路收官。指示人類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均衡性。
D、棄子、劫爭等轉換技術。指示為了人類的整體發展個體要做出必要的犧牲。
E、正視先發優勢,以貼目消解先走一方的優勢,暗示發達國家要主動承擔歷史責任。
四、圍棋的天地境界
即超越道德境界而自覺地達到人與自然的統一。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圍棋有大美而不語。
(一)圍棋的立體化棋盤
圍棋棋盤其實是立體的,是一個類似于群山圍繞著的大平原。
角——高山:
上古時期,人們廣泛利用木器、石器耕作,高山河谷是天賜寶地。一是古代洪水滔天,四處泛濫,人們定居在高山河谷地帶,這樣夏秋洪水泛濫之時可以上山躲避并放牧,冬春枯水期可以利用肥沃的泥沙耕作。二是高山還是天然的城墻,可以有效抵御異族的入侵。
棋盤的底線其實就是無緣無盡的高山,而星位上下正好對應兩座大山夾峙的河谷,它是人類文明初始期得天獨厚的戰略發展地帶,被稱之為“金角”。現代人之所以讀不懂《山海經》,其實是不懂上古的祁連山、六盤山、賀蘭山一帶,曾經是中國歷史的政治、文明中心,是歷史圍棋盤上的“金角”。
邊——高山余脈:
邊單面靠山,因而戰略地位稍差,被稱之為“銀邊”。但宇宙流、中國流等快速機動的下法使得邊的重要性大大增加,能夠把兩個金角連為一體的邊,已不僅僅是銀邊了,而是手擁半壁江山。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較為獨特的“銀邊”:沿大巴山一線的四川,沿泰山一線的山東,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容易產生割據政權的地方,但打通其任督二脈者則威力大增。古有秦國得巴蜀而霸天下,因為其聯通了渭河平原、漢水谷地和成都平原這兩角一邊。隋唐之后中國封建王朝則靠山東的大運河把華北、吳越連為一體。
在堯、舜、禹時期,由于長江、漢水、黃河上游生態日益破壞, “金角”已被破壞,喪失了農業發展的便利條件,只能用于高山游牧,“銀邊”的重要性便舉足輕重起來。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一線,成了當時各部族爭奪的焦點,山西南部環太行山一線更是當時的政治焦點,但由于“銀邊”沒有“金角”穩固,可被打入的地方太多,戰爭十分慘烈。
中腹——平原:
棋局進入到序盤階段,中腹的重要性便充分顯現出來。下圍棋有“高者在腹”之說,是否胸懷天下,不汲汲于一隅,往往是高手和低手的重要區分標志。
上古之時,中原地勢平坦,積水甚多,發展緩慢。但到了戰國時期,生產力日益發達,鐵器廣泛利用,筑城技術高度發達,水利設施日益完備,中腹的威力開始顯現出來。中原交通發達,輻輳四方,地勢開闊,適宜修筑大型城市,邊緣地帶的諸國紛紛向中原發展。春秋晚期、戰國初期,當時最大的國家晉國及其主要后繼者魏國依靠太行山的地理優勢,挺進中原,威震四方。試想,晉國如果不是三分為韓趙魏,應該是代替秦國一統天下,而中國歷史也將被徹底改寫,充滿血腥的戰國史估計將文明得多,中國也將安定的多。
(二)圍棋的天地演繹
對圍棋棋盤的立體化透視后,關于圍棋起源的那個著名傳說 “堯造圍棋,以教丹朱”也就好解讀了。堯并非如后人所想,是為了家教才發明了圍棋,堯主要是想指出河谷文化的重要性,這是當時最佳的地緣政治。如果堯是為了一己家族的私心才發明圍棋,那按照古人的看法,天不佑私,小肚雞腸的圍棋會演繹出如此的魅力?恐怕充其量又一軍棋耳!圍棋,當今智力游戲中唯一尚未被電腦徹底征服的“東方不敗”,最古樸又最現代,最簡單又最復雜,最整體又最局部,最公平又最規矩。可它竟然發明于堯舜這樣一個三無時代:無確定的文字、無考古可證明的大型城址、無高級的青銅制品,確實是大道至簡。
作為當時部落聯盟的酋長,堯心里掛念的是整個部落聯盟的發展,只有如此才會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德藝雙馨”的舜,并最終禪讓于舜。堯發明圍棋,絕非為了教育兒子,其實是煞費苦心,想以棋盤這樣一個直觀的形式,教各部落如何謀生存,求發展。金角(高山河谷)銀邊(高山余脈)草肚皮(丘陵平原),堯正是以棋盤來隱喻部落發展的正確地緣:從角(高山河谷)到邊(高山余脈)再到中腹(丘陵平原)。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腹的重要性日益顯露出來。從戰國起,角部主要為從事游牧的少數民族政權占據,它們與位于中腹從事農耕的中原漢族政權形成了長期對峙。一方面中原漢族政權文明發達,但缺乏征戰力。另一方面北方少數民族政權雖往往憑借上十萬精兵就可以掃蕩黃河南北,但缺乏持久性。兩相對比,當中原漢族政權還不具備強大的中腹治理能力時,金角的優越性總體勝出一籌。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政權秦、漢、唐、元、清,都是靠角起家搜刮中腹。而宋、明兩個漢族政權,自始至終疲于邊患。此時圍棋原有的經天緯地、治國安邦的文化表達能力漸漸退化,圍棋成為了士大夫附庸風雅的常用道具,與琴、書、畫一起被列為四大藝術,從山林間的征戰,轉化為亭子里的笑談。圍棋從一個生產生活的技藝、軍事戰略的技藝退化成了純藝術,曾經盛極一時的中國圍棋也先后被日本圍棋、韓國圍棋超越。
圍棋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復興,非要從中腹作戰能力的提高開始,這是中國這樣一個大陸型國家的必然使命。下圍棋的人都知道,中腹雖然不容易成空,但如果多圍出了那么幾目就是致命的。中原安,方有余力俯視四方,天下大治。
中國共產黨人不愧為數千年來中國最偉大的統治者,他們在中腹第一次圍出了目:劉鄧大軍挺進中原,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大捷,大興水利讓黃泛區變成糧倉和工業基地。新中國對黃淮海平原的大力治理,徹底消除了水患的陰影,使中國第一次形成了實心結構,這是中國數千年之大成,它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后,中國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不得不下一盤更大的棋,這時的中國成為了中腹,不得不面對國外金角的挑戰。從座子圍棋進化為天下圍棋,使河流注入到大海,海納百川,才是最高級的圍棋,這是共產黨人不得不下,必須下好的妙手。只有這樣,中國才會第一次居于中腹的地位,四方來賀,而美國、日本、英國這些靠海盜起家的海洋國家,才會真正退居角落。
中國要成為一個中腹國家,那就要有強大的作戰能力,讓出實地,憑借厚勢,以理服人,以力屈人。如果作戰能力不夠,就會成為草肚皮,空有其表,雜草叢生。中國圍棋等級分近期第一人柯潔一再強調自己很講道理,棋迷引為笑談,可著實錯怪了柯潔,難道以戰止戰,不是最講道理嘛?美國占據大角,還把夏威夷、關島沿線一邊收入囊中,氣勢洶洶。日本占據小角,還想順勢蔓延,把臺灣、菲律賓、越南等地變為自己的銀邊。真是:兩角夾一邊,來者洶洶已不善;南海生死線,統一復興豈是夢。這樣海上絲綢之路就成了中國的生命線,此邊歸我還是歸于美日,一進一出,其實相當于籃球中的4分。如果東海、南海也成為了美日的勢力圈,則半個棋盤已不為我所有,敗局已定,中華民族的復興遙遙不可期矣!
由此可見,圍棋的天地境界并非只是某些棋手、棋者的個人境界,而是整個中華民族、人類文化的高級情懷。人類只有進化到天地境界,才會實現人類夢寐以求的和諧盛世、大同世界。
圍棋